梁漱溟

传承发展 | 新礼俗、新乡风:中国乡村文明的当代实践

文明乡风是衡量乡村全面振兴成效的关键指标,乡村文明化的进程却非一蹴而就。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将“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”作为“十五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。当前,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难点在于乡村社会。长期以来,中国乡村社会传承着十分悠久的礼

乡村 乡风 梁漱溟 乡民 乡村文明化 2025-11-18 12:02  2

梁漱溟晚年结局如何?

1988年6月的一个清晨,95岁的梁漱溟在北京胡同的小院里写完最后一行字,合上钢笔,像往常一样把三本札记塞进蓝布包袱。三天后他安然离世,包袱被放进樟木箱,再贴上“待整”纸条。谁也没想到,这一等就是35年——直到去年北大儒学研究院的库房管理员撬掉锈锁,3万字墨迹

费孝通 乡镇企业 梁漱溟 东洋文库 梁漱溟晚年 2025-11-18 02:00  3

梁漱溟丨道德为人生艺术

普通人对于道德容易误会是拘谨的、枯燥无趣味的、格外的或较高远的,仿佛在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件事情。按道德可从两方面去说明:一面是从社会学方面去说明,一面是从人生方面去说明。现在我从人生方面来说明。

人生 艺术 泰戈尔 儒家 梁漱溟 2025-10-21 21:54  5

张宗麟与梁漱溟、李公朴、陶行知(张沪)

一只破旧的木箱,一条粗布缝制的马褡子(搭在马背上的褡裢),这就是父亲张宗麟存放各种文件记录的仓库。木箱已历一个甲子,满是磕碰的刻痕;马褡子也用各种颜色的布头打了许多补丁。但它们一直跟随着我父亲,由延安辗转至北京。无论在敌人的炮火中,还是在偷越封锁线的艰险中,虽

陶行知 梁漱溟 李公朴 教育社 张宗麟 2025-10-21 07:58  3

玉兰劫

1942年北平沦陷,梁漱溟为护书院孤本险些丧命,冯友兰却在重庆官宴上举杯。二十年后,冯友兰九十寿宴,梁漱溟一纸拒信震动学界:“你曾谄媚……大节有亏。”冯友兰冒雨登门,梁老痛陈:“知识分子无独立人格,是最大的悲哀。”他们激烈争论,却因一盆玉兰陷入沉默。玉兰被砸碎

冯友兰 玉兰 猛地 梁漱溟 福伯 2025-08-07 00:58  2

1950年汉奸赴京当官,半路逃走?梁漱溟之子:假的,毛主席没同意

一九五〇年一月四日的北平,寒风直往胡同里钻。就在这天,一则小道消息被悄悄传开:中央准备设立“文化比较研究所”,副所长人选叫张嘉仪,已从上海动身进京。老报人们听名字陌生,去档案里翻来翻去,才发现“张嘉仪”竟是臭名昭著的汪伪高官胡兰成。

汉奸 毛主席 胡兰成 梁漱溟 梁培宽 2025-10-05 05:24  3

读梁漱溟:如何用传统智慧解决现代全球问题?

臭氧在天上裂成龟纹,塑料在海里结成新大陆,人类站在自己制造的裂缝上,举着遥控器对着传统喊:“快,给我一个快捷键!”回声从瓦片、竹简、留白处传来——“键不在盘,在‘止’。”止什么?止给地球0.3秒的呼吸。正文一、1980·北京·竹椅上的“止息观”梁漱溟晚年口述,

年轮 梁漱溟 子程序 ipcc 麻竹 2025-09-08 20:00  6